2019-4-20 11:30 | 发布在分类 / 网店seo | 阅读:609
近来一段时间,淘宝的中小商铺都在逐渐减少,有的转战别的电商平台,有的自己做App赚取流量,有的甚至是回归实体业。 部分坚守着淘宝平台的中小卖家,也无奈于流量越来越少和收入的每况愈下。 有人声称“现在淘宝上的中小卖家根本没有出路”,这又是为什么呢? 淘宝和中小卖家的阶段 淘宝的发展早期 ![]() 淘宝诞生时,网购消费市场处于懵懂初期,人们对网购处于新奇和尝试阶段。随着淘宝的普及化,电商浪潮达到高潮,人们想法开始转变。因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门槛较低的这一时刻成为中小卖家,成为早期的淘宝主体。很多中小卖家都受惠于风口上的淘宝满载而归、收益颇丰。 2008年,第一代手机淘宝App诞生。彼时的淘宝App仍处于PC互联网的附属品,仅仅是一个工具型App。 2010年淘宝无线事业部成立,但是最初的两三年,手机淘宝仍然仅满足搜索、购买以及查物流三种需求。 2013年,时任阿里巴巴CEO的陆兆禧宣布阿里将执行“All in”无线战略。这也标志着手机淘宝正式成为移动互联网平台型APP的开始。 2015年,手机淘宝则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PC互联网有了明显的分界线。相较于PC端更贴近于以商品为中心的逻辑,利用更大的屏幕展现面积,将商品、货架以及各种类目展现在网页中;手机版淘宝则更侧重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完全舍弃PC时代的经验,依据用户个人喜好推送商品。 发展至今,手机淘宝结合大数据等技术,手机淘宝App已成为生态型软件,是阿里巴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淘宝的新阶段 ![]() 淘宝中小卖家生存现状 在这里主要拿三种主要的电商形式来分析他们的缺点,再来谋划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 第一类做淘宝的:有自己的工厂在直销(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淘宝团队) 这种类型的淘宝卖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由于这批做淘宝的人员都是近些年来才加入淘宝的,因此这一部分卖家基本上淘宝运营团队实力比较差,缺乏运营人才。这部分卖家进入淘宝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看自己的经销商在电商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够赚钱,而产品是自己生产的,自己有更大的优势,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类做淘宝的:贴牌代工或是厂家拿货(有自己的淘宝运营团队) 这种类型的卖家可以说是淘宝的老手,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团队。他们在淘宝多年的积累也在淘宝上钻了不少钱。他们的产品都是贴牌让厂家给他们代工。这类卖家的优势在于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本还要、有自己的运营团队有运营实力。那么这种卖家要想获利更多,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成本降低、而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自己生产。 第三类做淘宝的:大众化的夫妻店或是小规模组建团队(实力一般) 这种类型的卖家可以说是实力最差的,要什么没什么。想要获得厂家支持他们没有这个量来能得到支持,想要投入广告又没有这么大的经济支持,所以只能依附目前的现状维持着,反正就是要死不死活不活的状态,赚大钱的机会没有,维持一种状态还是可以的。这这里就不过多得分析这种类型的卖家了。 中小卖家的劣势 1.财力、物力、人力较为有限 2.信誉较低 3.经验相对不足 4.品牌塑造能力弱 淘宝新的电商环境1.电商红利期的结束 2.价格战告一段落 3.付费推广的铺开 4.对品质的强调 5.补单查处严格 中小卖家面对的困境大品牌纷纷入驻,旗舰店数量增多 淘宝上的店铺可分为两种:一是品牌旗舰店,二是个人或团队运营的店铺,也就是中小卖家。中小卖家面对有实力、有品牌影响力的官方旗舰店较为无力。旗舰店优势明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卖家的发展。 不注重品牌与品质 中小卖家容易不注重品牌与品质。至今,更多更多的运营技术都已经透明,产品数量也已非常多。品质则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品质过硬,才能在根源上持续发展。而品牌意味着可信度,意味着买家的认可,通过品牌能够传达有效的信号来说服买家以较高价格来购买较高品质的商品。 店铺利润小 中小卖家相对店铺利润小。部分中小卖家一开始未选择选择利润点高的行业。对店铺销售特性不明确,营业额不足、客单价较低以致店铺利润小,在后继的竞争中缺少竞争力。 平台的固化 其实有淘宝平台的原因,互联网发展近十余年淘宝平台其实一直没有太大的改革转变,但市场经济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各种创新和优化的平台,比如拼多多的崛起就是一个典例。中小卖家因平台的原因渐渐失去优势。 ![]() 淘宝中小卖家出路何在? 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 1.善于分析市场行情和数据 2.诊断店铺,针对解决 3.定位市场和人群 4.凸显卖点,实施推广 5.加强策划,全局把控 站外免费平台引流淘宝流量过于碎片化,所以自然搜索的自然流量也会随之变少。中小卖家如果觉得自己在淘宝的自然搜索流量已很难再突破瓶颈不妨考虑站外免费平台引流,做内容营销。 电商社交化站外引流做好有一定难度。除了坚持之外还需要有很强的洞察力、创新思维,运营思路决定了站外流量的多少。不仅能要掌握内容营销,还要掌握来势汹汹的社群营销。 多平台售货很多中小卖家都开始慢慢离开淘宝,在偏地厮杀的红海环境,无论是京东、唯品会,还是拼多多、小红书,值点、都是一个更好的售货平台。 ![]() 只顾引流,不注重转化。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竞争的加剧,无论是平台的站内流量还是站外引流,成本都不断上涨,在此情况之下,盲目的烧钱引流,不仅增加卖家的运营成本,也会拉低其产品的转化率。 只专注爆款,却忽略关联。过于注重销量,亏本推广。面对做淘宝店很多新手都无从下手,一天两天过去了一点访客都没有,更别提出单了,还有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淘宝规则经常更新,一旦更新规则就必须变化玩法去经营店铺,否则流量访客就会直线下滑。随着淘宝规则7天一小变,两月一大变,现在也越来越难做。 亡羊补牢,盲目优化。这个陷阱是标准的亡羊补牢的体现,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优化。所以在问题出现初期,就要找出原因,找准优化点,才能让宝贝的流量恢复甚至更多。否则盲目优化,流量非但没有恢复,还有可能导致搜索权重下降,适得其反。 不顾监管,继续补单。 本文版权归口袋网小编所有,独家授权于口袋电商课www.kodai123.cn,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 我是【王子明】,7年电商实战创业者 如果你正在电商创业,一定要加我微信【kd1283】 免费领,今年最新的36套实战运营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