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17 10:49 | 发布在分类 / 淘宝开店运营 | 阅读:630
淘宝对于标签路线的贯彻,一直没有变,玩家对于标签的重视,也不可松懈。 只要坚持研究学习标签玩法,从现在到双十一,还是来得及今年爆发一波的。 淘宝的几次改版,权重的方向一直在变化。 淘宝流量匹配变得越来越精准,一款商品能否被买家收到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商品标签与人群标签是否重合,重合度有多高。 那么我们的标签越多就越能够匹配到更多的人群,当然我们的标签还要准确,不然拉升了流量也只是来降低我们点击转化率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尽可能多的给我们商品打上正确的标签呢? 先看不同的二个类目,受标签影响的变化: 首先说明一下,这二个产品用的是同一个鱼塘! 第一个是化工产品: ![]()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SD之后,访客在类目里算是超高了,但是因为SD把人群给打乱了,所以转化率惨不忍睹! 再接下来看一下运动鞋。 ![]() ![]()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鱼墉,可以说大部分S手来说,基本都是以学生以及35岁以下,相对偏低消费人群为主。(个别会有家庭主妇,当然是少数)。然而这部分人群正好是符合运动鞋的人群(款式来说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不分男女)所以说这个产品通过SD提高权重之后,获得大量流量的同时,带来了转化! 同样,第二个化工产品,因为人群不符合,虽然因为权重提高了,但是带来的大部分流量都是无效流量!当然这样失败的案例绝非少数!好了,那么下面我们来通过一张图来看一下什么叫做标签(人群) ![]() 1.卖家标签 卖家标签,落实到店铺上面,分为店铺标签和宝贝标签 1.1 宝贝标签 宝贝标签分为基础标签和个性化标签 (1)基础标签:系统依据宝贝所在类目、属性、标题关键词、价格等基本信息给出的标签。 比如说产品A价格39元,在同类型产品中,处于低端价格段,那就会被系统打上低端价格带的标签。 (2)个性化标签:对这个宝贝有过浏览、收藏、加购、下单、支付、回购等任一或者多个行为的买家,给这个宝贝带来的标签。同时,这是行为给宝贝带来标签,强弱有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买家账号维度:黄钻买家的标签权重大于非黄钻买家; 第二个标准是行为维度:各个行为标签权重为:回购最高,支付其次,下单再次,收藏加购第三,最低浏览; 第三个标准是时间维度:3天标签权重最高,7天其次,30天最弱,很简单,时间越长,标签权重越弱。这点其实很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大促之前,我们都需要疯狂种草,其实种的就是标签权重。 1.2 店铺标签 店铺标签就是店铺所有宝贝标签的综合,称为店铺标签,这点也很好理解。 比如:某个店铺一共个100个宝贝,每个宝贝有10个标签,那这个店铺总共就是1000个标签,当然,这里面有重复的,重复的越多的标签,就越是店铺权重高的标签。 2.买家标签 买家标签,就是淘宝系统对买家打的标签。具体分为基础标签和行为标签 基础标签:淘宝系统依据买家注册时候的信息和消费历史,对买家打的标签。具体就是年龄、性别、地理区域、职业、消费能力。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男士A是上海市一名18岁的大学生,经常在淘宝/天猫上购买中高端价位的商品。系统给这个卖家打上的标签就是:年龄18岁,性别男,地理位置上海,职业学生,消费能力中高。 系统在给A推送商品的时候,就会推送适合18岁男学生使用的一些中高端价格带商品。 (2)女士B是贵州省一名40岁家庭主妇,经常在淘宝/天猫上购买低端价格商品。系统给B打上的标签就是:年龄40岁,性别女,地理位置贵州省,职业家庭主妇,消费能力弱。 系统给B推送的商品就会是40岁年龄段家庭主妇喜欢的低端价位商品。 当男士A和女士B同时都去搜索“手机”这个关键词的时候,系统给男士A推送的可能就是苹果、华为这些中高端机型; 系统给女士B推送的,可能就是小米低价位手机、oppo/vivo低价位手机、华为低价位手机等等,这就是买家标签的区别。具体是哪些商品,还要看下面行为标签。 行为标签:行为标签和宝贝的个性化标签刚好是反过来的,宝贝个性化标签是对这个宝贝有浏览、收藏加购、下单、支付、回购这些行为的所有人,给商品打上的标签,而买家行为标签就是买家有过这些行为的所有商品,给买家打的标签。 下面再用一张图看看他们之前的各个关系 ![]()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标签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标签的形成原理: 买家在日常的购买过程中就会慢慢的给自己贴上标签,性别、家庭住址、职业、年龄、家庭人口、购买习惯等等,但是这个标签也是会变的,就像某个买家平常比较拮据,但是突然某天中了5000万,他的消费习惯就会立马产生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化,系统给买家打上的标签一定是非常细化的。 商品在上架后我们就会给商品贴上标签,比如说:类目、属性、价格等等,但是这个时候的标签只是一个初步的产品类目属性标签。 这个时候系统就会根据我们的类目属性匹配一定的流量,不断的通过点击与转化以及收藏加购,慢慢的转变成买家匹配标签。 举个例子吧:我们如果卖一件价格在150的亚麻衬衫的时候,系统就会匹配一些喜欢,亚麻服装的、喜欢衬衫的,消费能力一般的买家进来。那么当我们有人群在20-30岁的人点击购买,那么系统就会为我们的店铺打上消费人群在20-30岁的人群。 但是这样的人群并非完全覆盖的,因为我们还有其他年龄的人群也有购买这款商品的习惯,比如说如果在在多次购买中都没有30-40岁之间人群进行购买,系统就会匹配更少这类人群,但是如果这类人群对这款商品的消费能力还是不错的,那我们就要浪费很多精准流量。 最近操作的几个店铺的数据都还不错,关键在于基础打得好,打基础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重视标签 ![]() ![]() ![]() 说到这里,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私聊我,我也可以帮你诊断一下店铺,帮你的店铺运营出出主意。 本文版权归口袋网小编所有,独家授权于口袋电商课:www.kodai.vip,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淘宝开网店教程,帮你入职电商运营、提升运营能力 推荐阅读: 我是【王子明】,7年电商实战创业者 如果你正在电商创业,一定要加我微信【kd1283】 免费领,今年最新的36套实战运营玩法。 |